朋友推荐了《俞敏鸿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》一文,看了一下,略有小感,总结如下:
1、 学习没有终点,只有起点。
现在的我们走过了人生的1/3,有时候我们觉得我们毕业了,学习也可以告一段落了,但是这个想法是非常危险的,学无止境,有时候,我们学得越多,才会感到懂得越少。越是觉得自己不错、越是觉得已经懂了很多的人,就越容易失败。相反,往往总是发现自己不足的人,才是真正博学的人,才是真正会走向成功的人。
此外,在学习的过程中,往往我们发觉有了体会的时候,正是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、体会的时候,因为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“我有了体会”,那么这个“体会”很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就流失了。只有我们深思我们的体会,并加以验证,我们才能融会贯通这种“体会”。
所以,当我们“学有所成”的时候,就是我们“继续努力”的时候。学得越多,才发现懂的越少。
2、 一个人希望成功就必须拥有理想,“心有多大,成功就会有多大。”
理想,是我们小时候伴随在我们身边的东西,然而,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加,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放弃或者遗忘了我们儿时的理想,更有甚者将之称为空想。然而理想在生活中如此重要,一个缺少了理想的人,就如同一具没有生命的尸体,将会缺少生气。
“不想做将军的士兵永远不是一个好兵。”理想并不等于野心,而是心中的一种信念,这种信念将会指导我们走向成功。俞敏鸿的讲话中说过,能到达到金字塔顶端的只有2种动物,一种是雄鹰,一种是蜗牛。而他们都不缺少理想,都不缺少信念,对于我们一样需要如此。即使我们不是雄鹰,因为我们拥有俯瞰世界的理想,因为我们拥有永不放弃的信念,我们一样能够获得成功。
3、 要做一个好人,做一个懂得分享的人。只有一个人懂得了分享,这个人才会拥有值得信赖的伙伴。
曾经,看了《MentoringMeeting》,曾经听说过“布施”,曾经体会过私藏,曾经也品尝过分享。经历了风风雨雨,我才发现,原来共同拥有才是一种快乐,才能给你带来别人的信任。一个不懂得分享的人,不会明白“快乐”的真谛,一个不愿意吃亏的人,不会赢取别人的真心。有时候,当你真正付出后,才会明白什么是得到,有时候当你懂得失去后,才会体会什么是拥有。
俞敏鸿打了四年水,赢得了“新东方”。我们需要如何做,才能拥有值得信赖的朋友呢?也许信任就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小事中积累起来的,也许也只有这些不起眼的小事,才能逐渐看清一个人、懂得一个人。
评论